| 
| | 版别 | 群众出版社 | 条码 | 9787501460021 | 作者 | 张峰 连春亮 张志强 | 定价 | ¥58.00 | 开本 | 16开6 | 装帧 | 平装 | 版印次 | 1/1 | 分类 | 司法工作 | 发行 | 公开 | 出版 | 2019年12月 |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社区矫正专业教材之一,包括社区矫正学基本问题、社区矫正的基本原理、社区矫正的任务和目的、社区矫正法律关系、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机制、社区矫正队伍建设、社会支持系统等内容,内容丰富、系统,是从事社区矫正学研究、学习的必备用书。
| 图书章节:目录 第一章 社区矫正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 社区矫正 一、社区的多维界定 二、我国的社区 三、社区矫正的概念 四、社区矫正工作的定位 第二节 社区矫正学 一、学科性质 二、基本范畴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社区矫正法学 一、社区矫正法学概念 二、研究意义 三、学科性质 四、学科地位 五、研究范畴 六、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七、研究基本原则 第二章 社区矫正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 一、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 二、社区矫正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功能和意义 一、社区矫正的功能 二、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 第三节 社区矫正的原则 一、社区矫正工作原则的理论研究 二、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原则的规定 三、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原则 四、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定原则 第三章 社区矫正的任务和目的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任务 一、社区矫正工作的任务 二、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目的 一、社区矫正目的的观点 二、社区矫正目的的价值取向 三、社区矫正目的的特点和分类 四、社区矫正目的的多层次构建 第四章 社区矫正法律关系 第一节 社区矫正法律关系概述 一、社区矫正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二、社区矫正法律关系的种类 三、社区矫正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二节 社区矫正法律关系的构成 一、社区矫正法律关系主体 二、社区矫正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社区矫正法律关系的内容 四、社区矫正法律关系变动 第五章 社区矫正对象及其法律地位 第一节 判处管制的罪犯 一、管制的概念 二、管制的适用对象 三、管制的期限 四、管制的执行 五、对管制犯实施社区矫正的意义 第二节 宣告缓刑的罪犯 一、缓刑的概念 二、缓刑的适用条件 三、缓刑的考验期限 四、对缓刑犯的考察和处理 五、缓刑犯适用社区矫正的意义 第三节 裁定假释的罪犯 一、假释的概念 二、假释的适用条件 三、假释的考验期限 四、假释犯的行为规则 五、假释的撤消 六、假释犯纳入社区矫正对象范围的意义 第四节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一、暂予监外执行的概念 二、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对象 三、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 四、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决定或批准机关及程序 五、关于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或批准的检察监督 六、关于终止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和程序 七、限制性规定和从宽条件 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的意义 第五节 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地位 一、社区矫正对象的概念和特征 二、社区矫正对象法律地位及其特点 三、社区矫正对象权利 四、社区矫正对象义务 第六章 社区矫正机制 第一节 社区矫正机制概述 一、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设置和体制 二、社区矫正机制的概念 三、建立社区矫正机制的意义 第二节 我国社区矫正机制 一、我国社区矫正机制的演变 二、我国社区矫正机制 三、社区矫正执行机构 四、社区矫正的监督机制 五、社区矫正的协作机制 第七章 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第一节 社区矫正工作者及其职责 一、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名称问题 二、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范畴 三、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基本构成 四、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职责 第二节 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 一、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 二、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素质 三、社区矫正工作者的选拔 四、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训 第八章 社会支持系统 第一节 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和特点 一、社会支持系统的概念 二、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 三、社会支持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一、社区环境的熏陶作用 二、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三、社区资源的保障作用 四、社区文化的示范与教化作用 五、社会保障的救济作用 六、家庭的亲和作用 第三节 社会力量参与模式 一、社会力量参与模式的构成要素 二、社会力量参与模式的类型 三、我国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典型模式 第九章 社区矫正基本制度 第一节 社区矫正前调查评估制度 一、社区矫正前调查评估制度的概念 二、社区矫正前调查评估的内容 三、社区矫正前调查评估的原则 第二节 社区矫正工作制度 一、工作例会制度 二、档案管理制度 三、请示报告制度 四、业务培训制度 五、责任追究制度 六、信息收集与反馈制度 第三节 社区矫正管理制度 一、累进处遇制度 二、分管分矫制度 三、亲属担保制度 四、归假制度 五、参加学习和劳动制度 六、监督评估制度 七、归监制度 第四节 社区矫正救济制度 一、社区扶助制度 二、法律援助制度 三、申诉、控告、检举制度 四、社会保障制度 第十章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和法律责任 第一节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一、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内涵 二、督察制度 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四、检察监督 五、社会监督 第二节 社区矫正法律责任 一、概述 二、社区矫正法律责任的依据 三、社区矫正的行政责任 四、社区矫正的刑事责任 五、社区矫正的国家赔偿责任 第十一章 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的法律保护 第一节 回归社会人员法律保护概述 一、回归社会人员法律保护工作的定位 二、法律保护工作的组织机构 三、法律保护工作的任务 四、法律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五、法律保护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六、回归社会人员职业禁止、职业限制及法律依据 第二节 我国回归社会人员的法律保护 一、回归社会教育 二、回归社会指导 三、回归社会保护 四、回归社会安置 第十二章 社区矫正的价值 第一节 社区矫正价值的多维分析 一、刑罚意义上的社区矫正的价值 二、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矫正的价值 三、文化学意义上的社区矫正的价值 四、社区矫正符合经济性原则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价值体现 一、人道 二、民主 三、效益 四、自由 五、科学 六、公正 第三节 社区矫正的实质属性 一、社区矫正宽容性的内涵 二、社区矫正实施的善意性 三、社区矫正调控目标的现实性 四、社区矫正调控范围的谦抑性
| 编辑首语: 本书是社区矫正专业教材之一,包括社区矫正学基本问题、社区矫正的基本原理、社区矫正的任务和目的、社区矫正法律关系、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机制、社区矫正队伍建设、社会支持系统等内容,内容丰富、系统,是从事社区矫正学研究、学习的必备用书。 |
|
|
|
类别为司法工作的其他图书 | |  | 书名:*社区矫正学基础理论(2022年版) | 条码:9787565345616 | 装帧:平装 | 定价:¥70.00 | 版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作者:张峰 连春亮 张志强 | 版印次:1/1 | 发行:公开 | 出版:2022年11月 |
| |  | 书名:基层司法行政实务 | 条码:9787501441983 | 装帧:平装 | 定价:¥24.00 | 版别:群众出版社 | 作者:张峰 李玉成 主编 | 版印次:1/1 | 发行:公开 | 出版:2008年3月 |
| |  | 书名:行刑与罪犯矫治社会化研究 | 条码:9787501499885 | 装帧:平装 | 定价:¥39.00 | 版别:群众出版社 | 作者:张峰 连春亮著 | 版印次:1/1 | 发行:公开 | 出版:2007年4月 |
| |
|
|
|